枫桥夜泊
张继
月落乌啼霜满天,
江枫渔火对愁眠。
姑苏城外寒山寺,
夜半钟声到客船。
康震解读
这首诗的作者名气不大,但是诗的名气非常大,可以说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。它给我们传递了一种难以言表的、难以忘怀的情感。
关于张继,他的生平材料非常少,我们所能知道的是,在唐肃宗至德年间(756——758),张继曾经在现在的浙江绍兴一带盘桓甚久,也曾经在苏州一带滞留,这首《枫桥夜泊》应该就是写在此时。
诗的第一句说,“月落乌啼霜满天”。这是一个没有明月的夜晚,只能听见乌鸦阵阵的哀啼,寒霜一样的雾气铺满了天空。在这样一个黑暗、哀伤、寒冷的夜晚,诗人在想些什么呢?
“江枫渔火对愁眠”,诗人面对此时此刻暗夜当中的枫桥、渔火、枫树,难以入眠。也许是因为在安史之乱当中,诗人经历了颠沛流离的生活,也许是因为诗人远离家乡,思念亲人,也许是因为之后的生活、仕途、未来变幻难测,所有这些愁都凝聚在一起,凝聚在这个夜晚,诗人怎么睡得着?
正在这个时候,“姑苏城外寒山寺,夜半钟声到客船”。一个更清朗悠长的声音传来了,夜半时分,这样的钟声传来,让诗人又能想到什么呢?我们可以想象,也许诗人还能看到寺庙里的点点灯火,给了诗人家的感觉,听到夜半钟声,仿佛是听到了家乡亲人的呼唤。
在今天这个夜晚,诗人客居他乡,也许这一切的情怀都无法让他的这种愁绪消解。但即便如此,在这样一个充满诗意的情境中,他依然能够再一次地鼓起面向未来的勇气。我们现在非常喜欢这首诗,一方面是它能够让我们回到唐朝的诗人给我们营造的意境当中,但更重要的是,读到了《枫桥夜泊》,就让我们有一种回家的感觉,我甚至觉得《枫桥夜泊》就是一首召唤人们回到家乡、思念家乡、把家乡永远揣在自己心里的诗。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10倍杠杆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